

西部头题•90 后小说
宋阿曼:不照镜子的女人
魏傩:开始出气的孔
庞羽:我们驰骋的悲伤
蒋在:前世今生
李唐:氧气与月亮
何焜:摩天轮
琪官:猫君
冉冉:检票
徐晓: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范墩子:卡夫卡的邻居
米玉雯:本次列车终点
一首诗主义•岁末诗会
蒋志武/温经天/于贵锋/顾伟/白鹤林/毕亮
李建田/林畅野/鲜圣/李勇/刘龙平/慕白
蒋兴刚/路延军/裴郁平/张敏华/段遥亭
段景/邢宝玉/全宪章/杨艳/孟杨/杨继超
跨文体 栏目主持:陆梅
郭晓亮:夏天的短章(节选)
向迅:父亲是个小人物
徐惠林:县城
李丹莉:我轻轻地唱起忧伤
维度•新疆作家作品研究
栏目主持:何言宏
芦苇岸:地理维系的开阔与热血的“开口说话”
周根红:自传的风景与远行的诗学
冯庆华:从回忆到想象
周边 栏目主持:汪剑钊
[英]维•苏•奈保尔小说二题(杨振同译)
作家影响/楼兰 马卫平 摄
视觉·记忆/现代作家肖像之萧红
一、诗:
2015年第5期《诗林》(双月刊):《屋漏痕(外一首)》
二、散文:
1、1月10日《深圳晚报》:《滴漏之沙(微叙事五则)》(整版)
2、1月21日《山西日报》:《聪明误》
3、1月23日《石油管道报》:《聪敏反被聪敏误》
4、1月27日《北碚报》:《聪敏误》
5、2月7日《深圳晚报》:《向死而生》等2篇
6、2月27日《石油管道报》:《病室杂闻》
7、3月11日《山西日报》:《粮库与车间》
8、4月3日《石油管道报》:《人道亦或兽行》
9、4月11日《深圳晚报》:《微叙事三则》
10、4月15日《山西日报》:《民兵打靶》
11、5月27日《山西日报》:《花香与鸟语》
12、6月24日《山西日报》:《“编外选民”》
13、7月17日《石油管道报》:《杨柳与芦苇》
14、8月5日《山西日报》:《儿子与父亲》
15、11月4日《山西日报》:《夜放风筝》
16、12月9日《山西日报》:《遛鸟》
17、2015年12期《西部》文学月刊:《县城》(《綦江文艺》(内刊)2015年第一期曾发)
三、艺术评论、史论:
1月1日《联谊报》:《“文”物拍品缘何走红市场》
1月15日《联谊报》:《看三线城市的收藏热》
2月7日《美术报》:《“文”物拍品走红市场的“秘密”》(整版)
2015年第二期《收藏家》杂志:《王舍堂前多雅燕》
5月2日《美术报》:《“三线城市”收藏热之观察》
6月16日福建《石狮日报》转,《三线城市的收藏群体都有哪些》
2015年第七期《收藏家》杂志:《王一亭 海派艺术的重要赞助人和市场推手》
2015年第9期《中国收藏》杂志:《泊在书画里的“湖州”》
10月3日《美术报》:《‘浙西三名士’之艺文人生(一)——朱景庐》
10、10月10日《美术报》:《‘浙西三名士’之艺文人生(二)——金涛》
11、2015年第10期《中国书法》:《王似锋 笔道家山》
四、入选:
1、《渔在江南》入选《中国散文年度佳作2014》,贵州出版集团 贵州人民出版社2015年2月第一版
2、《动乱中依然屹立的文革瓷》选入《陶瓷美术》杂志2015年第5期
3、《油灯点亮的日子》(节选)入选《初中语文读写直通车》(外语教学于研究出版社2015年8月第一版)
五、关注:
2015年4期、7期《浙江作家》,《浙江文坛2014卷》(浙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8月第一版),《2015年湖州蓝皮书》(杭州出版社2015年3月第一版)有报道、点评、评述
在中国古代,南朝共历经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近170年,在这1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却出现了一位出家为尼的皇后,这位皇后到底是谁呢?她就是南朝陈最后一位皇帝陈叔宝(亦称陈后主)的皇后沈婺华。
沈婺华,南朝陈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是名门之后,父亲是尚书吏部侍郎、永安亭侯沈君理,母亲是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女儿会稽穆公主。为陈叔宝的皇后,是一位温柔贤惠、美丽聪明、识书达理的女子。
太建五年(公元573年)九月,沈婺华的父亲沈君理因病去世,使沈婺华一下子陷入万分悲痛之中,无力自拔。作为从小就有孝心的她,决定为父亲守孝。因此,沈婺华和当时身为太子的丈夫陈叔宝便分居了很长时间。
再说了,陈叔宝本来就是一个见异思迁,贪图享乐的人,趁沈婺华为父守孝的这段时间里,先后迷恋上了张丽华和孔氏两位美人,对发妻沈婺华的感情也渐渐变得淡薄了。
太建十四年(公元582年)正月初十日(2月17日),陈宣帝陈顼在宣福殿驾崩,皇太子陈叔宝即帝位,大赦天下,沈婺华顺理成章地被立为皇后,张丽华被立为贵妃,孔氏被立为贵嫔。
张瑞希饰演的张丽华形象
陈叔宝做了皇帝之后,又纳入了不少美人充实后宫。例如有张淑媛、薛淑媛、吕淑媛等更多的美人。但是,陈叔宝始终最宠爱的妃子还是张丽华,对她是言听计从,以至于后宫的各种事情都不让皇后沈婺华打理,而是让他最宠爱的妃子张丽华全权打理。尽管这样,沈婺华漠然处之,不曾有所妒忌怨恨,也无欲壑难填的心理,清心寡欲,每天只是翻阅图书史籍,诵念佛经。据《陈书·卷七·列传第一》记载:后主遇后既薄,而张贵妃宠倾后宫,后宫之政并归之,后澹然未尝有所忌怨。……唯寻阅图史、诵佛经为事。
沈婺华如此好佛,为日后出家为尼埋下了伏笔。
皇后沈婺华虽然专心佛经之事,但是她也不忘国事,时常劝陈叔宝要多理政事,少沉迷享乐,可是陈叔宝哪里听得进去。后来,沈婺华数次上书直言规劝陈叔宝,惹得陈叔宝忿然作色,怒斥沈婺华管得太宽,打算废黜她的皇后之位,改立贵妃张丽华为皇后,结果没有如愿所偿。
陈叔宝做了皇帝之后,更是纵乐不止,整日里花天酒地,尽情享乐,对朝政亦是不闻不问,不顾老百姓的死活,最终导致民怨沸腾,各地百姓纷纷投奔隋军,揭竿起义。
祯明三年(公元589年),隋兵自广陵渡过了长江,向陈朝首都建康(今南京)攻打,一路势如破竹,最终攻陷了建康,陈朝灭亡。陈叔宝和沈婺华等后妃以及一些大臣全部被押送到长安。张丽华因“祸水误国”被长史高颎所杀,(孔贵嫔也被高颎所杀,一说不知所终。)而陈叔宝和沈婺华等宗室贵胄及部分大臣得到了较好的优待。
隋朝仁寿四年(公元604年),也就是陈朝亡国后的16年,陈叔宝在河南洛阳去世,享年52岁,隋炀帝杨广追赠其为大将军、长城县公,谥号炀,葬于洛阳邙山。沈婺华还亲自为他写哀辞,文辞痛切感人。据《陈书·卷七·列传第一》记载:及后主薨,后自为哀辞,文甚酸切。
义宁二年(公元618年),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杀害,隋朝灭亡。沈婺华无处容身,加之她早年好佛,遂从广陵渡过长江,到了毗陵(今江苏武进)天净寺出家为尼,法号观音。唐贞观初年去世。据《南史·卷十二·列传第二》记载:及炀帝被杀,后自广陵过江,于毗陵天静寺为尼,名观音。贞观初卒。
沈婺华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一生,先后丧母丧父,后来位居后位,不得宠爱。最终还在毗陵天净寺出家做了尼姑,十几年后病死,一代美后如此归宿,不禁令人扼腕长叹。(陈令申)
![]() |
![]() |
《西部西部》》2015年
第12期目录
西部头题·90后小说宋阿曼:不照镜子的女人魏傩:开始出气的孔庞羽:我们驰骋的悲伤蒋在:前世今生李唐:氧气与月亮何焜:摩天轮琪官:猫君冉冉:检票徐晓: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范墩子:卡夫卡的邻居米玉雯:本次列车终点
一首诗主义·岁末诗会
蒋志武/温经天/于贵锋/顾伟/白鹤林/毕亮
蒋兴刚/路延军/裴郁平/张敏华/段遥亭
段景/邢宝玉/全宪章/杨艳/孟杨/杨继超
跨文体栏目主持:陆梅
郭晓亮:夏天的短章(节选)向迅:父亲是个小人物 徐惠林:县城 李丹莉:我轻轻地唱起忧伤
维度·新疆作家作品研究栏目主持:何言宏
芦苇岸:地理维系的开阔与热血的“开口说话”
周根红:自传的风景与远行的诗学
冯庆华:从回忆到想象
周边栏目主持:汪剑钊[英]维·苏·奈保尔小说二题(杨振同译)
作家影响/楼兰马卫平摄
视觉·记忆/现代作家肖像之萧红
《颠倒》
作者:汪晖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收入五个部分的作品:一、人物回忆;二、重要著作的序言;三、对当代中国社会和思想文化领域的研究;四、《读书》编辑手记;五、世界历史问题探讨。所选篇目皆是作者在这一体裁里的代表作品,并且可读性和传播性较强,既呈现出作者的思想脉络,也使读者比较容易地追随作者的视野进入对当代思想文化问题的探寻。
想了解更多精彩文章,点击中国著名读书公众号
浙江湖州日报2016年第一期《苕溪闲情》副刊1月2日见报,刊发的作品有:
1、随笔《新年》(张华梅
2、散文诗《四季的布景》(冉烨)
3、散文《豆腐》(吕蒙山人)
4、散文《罱河泥》(陈松泉)
5、散文《蝉》(董蓝紫)
6、杂感《微信小言(续四)》(林道人)
7、刊头画《东林诗》(国画,方立航)
另:2016年第一期《苕溪人文》版1月3日见报:
1、“文化视点”栏目:《古字承文化 风景出效益》(周春明)
2、“艺苑风景”栏目:《凌霞“赠琴图”回归故里》(刘博)
1、散文《看得见的冯,看不见的水》(徐建新)
2、小小说《走失了一只羊》(曹隆鑫)
3、散文《静候花开》(中超)
4、古体诗《浣溪沙 南浔小莲庄孟冬》(杨利民)、现代诗《伫立赤水吟国酒》(节选,周孟贤)
5、散文《居尘意不同》(阿果)
6、杂感《微信小言(续五)》(林道人)
7、刊头画《春晓》(油画,刘旭春)
1、“特别关注”栏目:《“汉语盘点2015”年度字词揭晓》(吴亚顺)
2、“我读我写”栏目:《希望的魅力》(杨新元)
3、“书里书外”栏目:《“爬格子”·“爬”人生》(范中超)
4、"书人履痕"《从没逃走的木心》(杨振华)
5、“书情”一组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媒人开始把媒体作为企业来经营管理。特别是在媒体中引进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精神导向,在媒体的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传媒企业化经营谈起,提出了对媒体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关键词】企业文化
媒体 经营管理
○岳 雪
进入21世纪以来,在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媒体产业和媒体机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媒体的功能由单纯的社会舆论功能向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社会监督功能等多方面发展,媒体机构体制改革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催生了媒体集团的产生,资本运营模式的媒体产业应运而生。因此,媒体机构的经营从最初的引入广告经营逐步发展到创立品牌、整合资源、资本运作等现代化模式。
一、新闻传媒业的集团化整合和企业化合作共赢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媒体在政治宣传属性之外,其产业属性及其产业地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媒体开始优化内部结构,整合自身资源,面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管理,充分运用资本运营手段,将传媒业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中。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深圳日报等报业集团相继成立了,而2001年12月6日,中国最大的新闻集团“中国广播影视集团”的成立,更是建造了一艘中国传媒航母。“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整合了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中国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有笔的故乡湖州善琏镇就为上海、苏州等地的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做贴牌生产,而今善琏本地企业仍没有形成自己的出口渠道链。不只是企业,就连整个古镇善琏也没能更多地对自身进行形象推广,使得在古代名声大噪的湖笔故乡善琏镇,到今天却不能广为人知。
结语
农村手艺产业入驻产业园,运用市场机制运作手艺文化产业,是追求持久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与此同时,保护传统手艺文化不仅要注重“物”的保护,更要注重“人”的保护,文化产业只强调创新和保护都是偏颇的,必须是创新和保护并举,才能成为文化产业高附加值回报的关键因素。
在此基础上,努力恢复和发展其技艺,提倡传统手工艺的大胆改革创新,吸收适当的现代科技手段用于手工艺的展现和制作。有些手工艺可以考虑实现标准化规程,每一道工序、每一项器具和设备,制定出完整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标准,指导各生产企业改进工艺、提升品质。将丰富的、珍贵的、独特的手艺文化资源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包装,并且还可以通过将种类繁多的文化产品实施产业化开发和管理,使之立足湖州,走出浙江,面向世界,成为全人类都能够享受的手艺文化产品。□
【本文为浙江省2012年度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湖州农村手艺文化产业市场前景调研》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R425024】
参考文献
①徐惠林,《我市多家园区企业入省文化产业发展“122”工程》,《湖州日报》,2012-9-12(A02)
②张贺,《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3479亿元》,《人民日报》,2012-11-15
③牛春梅,《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去年增加值1692亿》,http://art.people.com.cn/GB/205643/206249/14597003.html
④韶静、陈小艺,《文化产业园不能“乱来”了》,《江苏商报》,2012-8-31
(作者:湖州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2010级本科生,指导老师:宋万林,湖州师范学院新闻系副教授)
责编:姚少宝
1、散文:《风雪路上话淡定》(汪群)
2、散文:《瓶插梅花带雪枝》(任崇喜)
3、散文:《铜火炉》(陈松泉)
4、散文:《古稀母亲的记性》(陈修平)
5、杂感:《微信小言(续六)》(方立航)
6、散文:《闺蜜情谊》(杨青)
7、刊头画:《茶山境会》(国画,方立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