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苕隐丛话
Viewing all 63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报喜台(33)

$
0
0
 
    浙江湖州日报今年第28期《苕溪闲情》今日见报,刊发的作品有:
1、散文《邻居》(许金芳)
2、散文《枫杨颂》(章启茂)
3、散文《同学聚会》(曹隆鑫)
4、散文《小姨》(朱敏)
5、笔记《微信小言(续二)》(林道人)
6、词《余村好》(沙金)
7、刊头画《万壑松云图》(国画,高庭山)

 

报喜台(34)

$
0
0
    浙江湖州日报新一期《苕溪悦读》11月28日见报,刊发稿有:
1、“我读我写”栏目:《所谓爱情,有时只是一场意外》(费惠玉)
                                       《美,在窗口闪烁》(唐水珠)
2、“灯下语丝”栏目:《亲,我们读书吧》(许金芳)
 
          新一期《苕溪人文》11月29日见报,刊发稿有:
1、“艺苑风景”栏目:《突破地域钳制 加强融合交流——对话“菰城艺气”上湖画会全国中青年名家邀请展策划总监 许章伟》
2、“篱边拾聊”栏目《颂碑去思》(忍冬)
3、“湖郡风物”栏目《长安宫中食湖糯》(吴永祥)
4、“苕霅风流”栏目《黄宾虹与长兴》

 

[转载]《西部》2015年第12期目录

$
0
0


封面影图:冷秋(套色版画) 吕剑利

 

西部头题•90 后小说
宋阿曼:不照镜子的女人
魏傩:开始出气的孔
庞羽:我们驰骋的悲伤
蒋在:前世今生
李唐:氧气与月亮
何焜:摩天轮
琪官:猫君
冉冉:检票
徐晓: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范墩子:卡夫卡的邻居
米玉雯:本次列车终点

 

一首诗主义•岁末诗会
蒋志武/温经天/于贵锋/顾伟/白鹤林/毕亮
李建田/林畅野/鲜圣/李勇/刘龙平/慕白
蒋兴刚/路延军/裴郁平/张敏华/段遥亭
段景/邢宝玉/全宪章/杨艳/孟杨/杨继超

 

跨文体 栏目主持:陆梅
郭晓亮:夏天的短章(节选)
向迅:父亲是个小人物
徐惠林:县城
李丹莉:我轻轻地唱起忧伤

 

维度•新疆作家作品研究  栏目主持:何言宏
芦苇岸:地理维系的开阔与热血的“开口说话”
周根红:自传的风景与远行的诗学
冯庆华:从回忆到想象

 

周边 栏目主持:汪剑钊
[英]维•苏•奈保尔小说二题(杨振同译)

 

作家影响/楼兰 马卫平 摄                       

视觉·记忆/现代作家肖像之萧红




 


 

报喜台(35)

$
0
0
     浙江湖州日报今年第29期《苕溪闲情》12月5日见报,刊发的作品有:
1、散文《品蟹时节话河蟹》(陈渭)
2、散文《一年》(一剑寒霜)
3、散文《喜欢就是最好的坚持》(阿果)
4、散文《养弯簪的人》(曹隆鑫)
5、散文《想念妈妈》(姚林宝)
6、刊头画《山嵐水意》(国画,墨石)
 
又:新一期《苕溪人文》12月6日见报,刊发的文稿有:
1、“文化视点”栏目:《非遗传护:成绩斐然 艰难依然》(徐姚英 孙琳)
2、“苕霅风流”栏目:《浙西三名士的诗文之谊》(傅昭)
3、“田野走读”栏目:《茶中故旧是黄社》(朱敏)

 

发小稿

$
0
0

2015年12月9日《山西日报》发一稿《遛鸟》

 

报喜台(36)

$
0
0
       浙江湖州日报今年第30期《苕溪闲情》12月19日见报,刊发的作品有:
1、散文《装修工》(钱夙伟)
2、随笔《象棋》(关海山)
3、散文《花之节》(沈红芳)
4、散文《两代人对话》(朱达林)
5、古体诗《上柏舞阳侯庙会》(钟伟今)
6、杂感《微信小言(续三)》
6、刊头画《苍卞清空》(国画,王似f锋)、《盛唐》(油画,许章伟)
 
又:新一期《苕溪人文》12月20日见报,刊发的文稿有:
1、“文化短笛”栏目:文化信息一组
2、“篱边拾聊”栏目:《功碑治水》(忍冬)
3、“西塞云烟”栏目:《傅雷与他的湖州房东》(木子)
4、“老行当”栏目:《胡跃英 一杆秤里的寸心平衡》(张斌 沈勇强)

 

岁末 浅薄成绩单

$
0
0

一、诗:

2015年第5期《诗林》(双月刊):《屋漏痕(外一首)》

 

二、散文:

1、1月10日《深圳晚报》:《滴漏之沙(微叙事五则)》(整版)

2、1月21日《山西日报》:《聪明误》

3、1月23日《石油管道报》:《聪敏反被聪敏误》

4、1月27日《北碚报》:《聪敏误》

5、2月7日《深圳晚报》:《向死而生》等2篇

6、2月27日《石油管道报》:《病室杂闻》

7、3月11日《山西日报》:《粮库与车间》

8、4月3日《石油管道报》:《人道亦或兽行》

9、4月11日《深圳晚报》:《微叙事三则》

10、4月15日《山西日报》:《民兵打靶》

11、5月27日《山西日报》:《花香与鸟语》

12、6月24日《山西日报》:《“编外选民”》

13、7月17日《石油管道报》:《杨柳与芦苇》

14、8月5日《山西日报》:《儿子与父亲》

15、11月4日《山西日报》:《夜放风筝》

16、12月9日《山西日报》:《遛鸟》

17、2015年12期《西部》文学月刊:《县城》(《綦江文艺》(内刊)2015年第一期曾发)

 

三、艺术评论、史论:

1月1日《联谊报》:《“文”物拍品缘何走红市场》

1月15日《联谊报》:《看三线城市的收藏热》

2月7日《美术报》:《“文”物拍品走红市场的“秘密”》(整版)

2015年第二期《收藏家》杂志:《王舍堂前多雅燕》

5月2日《美术报》:《“三线城市”收藏热之观察》

6月16日福建《石狮日报》转,《三线城市的收藏群体都有哪些》

2015年第七期《收藏家》杂志:《王一亭 海派艺术的重要赞助人和市场推手》

2015年第9期《中国收藏》杂志:《泊在书画里的“湖州”》

10月3日《美术报》:《‘浙西三名士’之艺文人生(一)——朱景庐》

10、10月10日《美术报》:《‘浙西三名士’之艺文人生(二)——金涛》
11、2015年第10期《中国书法》:《王似锋 笔道家山》

 

四、入选:

1、《渔在江南》入选《中国散文年度佳作2014》,贵州出版集团 贵州人民出版社2015年2月第一版

2、《动乱中依然屹立的文革瓷》选入《陶瓷美术》杂志2015年第5期

3、《油灯点亮的日子》(节选)入选《初中语文读写直通车》(外语教学于研究出版社2015年8月第一版)

 

五、关注:

       2015年4期、7期《浙江作家》,《浙江文坛2014卷》(浙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8月第一版),《2015年湖州蓝皮书》(杭州出版社2015年3月第一版)有报道、点评、评述


 

陈叔宝画像

$
0
0

南朝历史上出家为尼的皇后

    在中国古代,南朝共历经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近170年,在这1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却出现了一位出家为尼的皇后,这位皇后到底是谁呢?她就是南朝陈最后一位皇帝陈叔宝(亦称陈后主)的皇后沈婺华。

 

南朝历史上出家为尼的皇后

 

    沈婺华,南朝陈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是名门之后,父亲是尚书吏部侍郎、永安亭侯沈君理,母亲是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女儿会稽穆公主。为陈叔宝的皇后,是一位温柔贤惠、美丽聪明、识书达理的女子。  

    太建五年(公元573年)九月,沈婺华的父亲沈君理因病去世,使沈婺华一下子陷入万分悲痛之中,无力自拔。作为从小就有孝心的她,决定为父亲守孝。因此,沈婺华和当时身为太子的丈夫陈叔宝便分居了很长时间。  

    再说了,陈叔宝本来就是一个见异思迁,贪图享乐的人,趁沈婺华为父守孝的这段时间里,先后迷恋上了张丽华和孔氏两位美人,对发妻沈婺华的感情也渐渐变得淡薄了。  

    太建十四年(公元582年)正月初十日(2月17日),陈宣帝陈顼在宣福殿驾崩,皇太子陈叔宝即帝位,大赦天下,沈婺华顺理成章地被立为皇后,张丽华被立为贵妃,孔氏被立为贵嫔。  

南朝历史上出家为尼的皇后

 

张瑞希饰演的张丽华形象 

    陈叔宝做了皇帝之后,又纳入了不少美人充实后宫。例如有张淑媛、薛淑媛、吕淑媛等更多的美人。但是,陈叔宝始终最宠爱的妃子还是张丽华,对她是言听计从,以至于后宫的各种事情都不让皇后沈婺华打理,而是让他最宠爱的妃子张丽华全权打理。尽管这样,沈婺华漠然处之,不曾有所妒忌怨恨,也无欲壑难填的心理,清心寡欲,每天只是翻阅图书史籍,诵念佛经。据《陈书·卷七·列传第一》记载:后主遇后既薄,而张贵妃宠倾后宫,后宫之政并归之,后澹然未尝有所忌怨。……唯寻阅图史、诵佛经为事。  

    沈婺华如此好佛,为日后出家为尼埋下了伏笔。  

    皇后沈婺华虽然专心佛经之事,但是她也不忘国事,时常劝陈叔宝要多理政事,少沉迷享乐,可是陈叔宝哪里听得进去。后来,沈婺华数次上书直言规劝陈叔宝,惹得陈叔宝忿然作色,怒斥沈婺华管得太宽,打算废黜她的皇后之位,改立贵妃张丽华为皇后,结果没有如愿所偿。  

南朝历史上出家为尼的皇后 

    陈叔宝做了皇帝之后,更是纵乐不止,整日里花天酒地,尽情享乐,对朝政亦是不闻不问,不顾老百姓的死活,最终导致民怨沸腾,各地百姓纷纷投奔隋军,揭竿起义。  

    祯明三年(公元589年),隋兵自广陵渡过了长江,向陈朝首都建康(今南京)攻打,一路势如破竹,最终攻陷了建康,陈朝灭亡。陈叔宝和沈婺华等后妃以及一些大臣全部被押送到长安。张丽华因“祸水误国”被长史高颎所杀,(孔贵嫔也被高颎所杀,一说不知所终。)而陈叔宝和沈婺华等宗室贵胄及部分大臣得到了较好的优待。  

    隋朝仁寿四年(公元604年),也就是陈朝亡国后的16年,陈叔宝在河南洛阳去世,享年52岁,隋炀帝杨广追赠其为大将军、长城县公,谥号炀,葬于洛阳邙山。沈婺华还亲自为他写哀辞,文辞痛切感人。据《陈书·卷七·列传第一》记载:及后主薨,后自为哀辞,文甚酸切。 

 南朝历史上出家为尼的皇后 

    义宁二年(公元618年),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杀害,隋朝灭亡。沈婺华无处容身,加之她早年好佛,遂从广陵渡过长江,到了毗陵(今江苏武进)天净寺出家为尼,法号观音。唐贞观初年去世。据《南史·卷十二·列传第二》记载:及炀帝被杀,后自广陵过江,于毗陵天静寺为尼,名观音。贞观初卒。 

    沈婺华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一生,先后丧母丧父,后来位居后位,不得宠爱。最终还在毗陵天净寺出家做了尼姑,十几年后病死,一代美后如此归宿,不禁令人扼腕长叹。(陈令申)


 

[转载]碧岩四帧

$
0
0
原文地址:碧岩四帧作者:风起飘萍

    碧岩写实图片似不多,今仅见数帧,贴之,以飨同好。


(北宋吴兴画家燕文贵所画《碧岩观瀑》,燕家景致,不多见。)

(嘉庆间,关乎碧岩“清空世界”四字,尚属摩崖石刻,即刻于崖壁之上,而非路边石,且有落款:东坡书。)

(长兴金石书画家王修延请民国画坛著名画家胡佩衡所画“碧岩观瀑”)

(仅见民国碧岩照片,“望湖亭”乎?“酌泉亭”乎?)





 

发小稿

$
0
0


2015年12月25日《北碚报》发小稿《断雁声里》(被改名《欲语忘言》)
 

存资

$
0
0

新书架

  • 字号
2015-12-25 03:31:00 来源:新疆经济报 

  《西部西部》》2015年

  第12期目录

  西部头题·90后小说宋阿曼:不照镜子的女人魏傩:开始出气的孔庞羽:我们驰骋的悲伤蒋在:前世今生李唐:氧气与月亮何焜:摩天轮琪官:猫君冉冉:检票徐晓: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范墩子:卡夫卡的邻居米玉雯:本次列车终点

  一首诗主义·岁末诗会

  蒋志武/温经天/于贵锋/顾伟/白鹤林/毕亮

  李建田/林畅野/鲜圣/李勇/刘龙平/慕白

  蒋兴刚/路延军/裴郁平/张敏华/段遥亭

  段景/邢宝玉/全宪章/杨艳/孟杨/杨继超

  跨文体栏目主持:陆梅

  郭晓亮:夏天的短章(节选)向迅:父亲是个小人物  徐惠林:县城  李丹莉:我轻轻地唱起忧伤

  维度·新疆作家作品研究栏目主持:何言宏

  芦苇岸:地理维系的开阔与热血的“开口说话”

  周根红:自传的风景与远行的诗学

  冯庆华:从回忆到想象

  周边栏目主持:汪剑钊[英]维·苏·奈保尔小说二题(杨振同译)

  作家影响/楼兰马卫平摄

  视觉·记忆/现代作家肖像之萧红

  《颠倒》

  作者:汪晖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收入五个部分的作品:一、人物回忆;二、重要著作的序言;三、对当代中国社会和思想文化领域的研究;四、《读书》编辑手记;五、世界历史问题探讨。所选篇目皆是作者在这一体裁里的代表作品,并且可读性和传播性较强,既呈现出作者的思想脉络,也使读者比较容易地追随作者的视野进入对当代思想文化问题的探寻。 想了解更多精彩文章,点击中国著名读书公众号


 

报喜台(37)

$
0
0
       浙江湖州日报新一期《苕溪悦读》版12月25日见报,刊发的作品有:
1、“悦读视点”栏目:《影视剧带动阅读趋势》(廋书训)
2、“著者故事”栏目:《仰慕高德》(蔡忍冬)
3、“麻辣谈”栏目:《读书三题》(酱香老范)
4、“灯下语思”栏目:《读散文写随笔》(唐翔)
5、“前言后语”栏目:《做一个能说出细节的人》(李永春)

 

稿发

$
0
0




  民刊2015年第四期《浮玉》(季刊)发《荒芜回乡路(外一篇)》,8页,1.1万字。
 

报喜台(1)

$
0
0

  浙江湖州日报2016年第一期《苕溪闲情》副刊1月2日见报,刊发的作品有:

1、随笔《新年》(张华梅

2、散文诗《四季的布景》(冉烨)

3、散文《豆腐》(吕蒙山人)

4、散文《罱河泥》(陈松泉)

5、散文《蝉》(董蓝紫)

6、杂感《微信小言(续四)》(林道人)

7、刊头画《东林诗》(国画,方立航)

 

    另:2016年第一期《苕溪人文》版1月3日见报:

1、“文化视点”栏目:《古字承文化 风景出效益》(周春明)

2、“艺苑风景”栏目:《凌霞“赠琴图”回归故里》(刘博)


 

叶小舫一书一画


报喜台(2)

$
0
0

  浙江湖州日报2016年第二期《苕溪闲情》副刊1月7日见报,刊发的作品有:

1、散文《看得见的冯,看不见的水》(徐建新)

2、小小说《走失了一只羊》(曹隆鑫)

3、散文《静候花开》(中超)

4、古体诗《浣溪沙 南浔小莲庄孟冬》(杨利民)、现代诗《伫立赤水吟国酒》(节选,周孟贤)

5、散文《居尘意不同》(阿果)

6、杂感《微信小言(续五)》(林道人)

7、刊头画《春晓》(油画,刘旭春)


 

《县城》被点评

$
0
0
下一篇 上一篇
《县城》的《夜宴杂谈》

 

12345
 
  本期经眼期刊:
  2015年第6期的《收获》《花城》《江南》《清明》
  2015年第12期的《西部》《中国作家》《人民文学》《北京文学》《小说月报》《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也许在新年的忙碌中无暇细读长篇,东君的短篇《夜宴杂谈》(《花城》)首先映入眼帘:顾先生设宴,邀请学者、画家、书法家、诗人、琴师、昆曲界名伶等文人雅士赴宴,但做东的顾先生却一直缺席,到场嘉宾围绕小说《崔莺莺别传》开始瞎聊,天马行空,颇有意趣,让人想到《韩熙载夜宴图》,还有李商隐的名句“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东君强调,“写下第一段时,我就决定把人与事全部锁定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里。”一桌人里面,没有谁是主角,真正的主角一直没有出场,他是由每个人近乎散碎的谈话一点点拼凑而成的。短篇的结构技巧已臻化境,很巧妙地做到了在非常有限的篇幅里充分展现作家想要表达的生活场景,如隔帘观花影、隔窗眺远山,朦胧中意趣自现。
  李浩的短篇《使用钝刀子的日常生活》(《北京文学》),标题便是隐喻,是象征,是对现实最冷峻的思考和质问。无独有偶,黄咏梅的《病鱼》(《人民文学》)则以鱼写人,从病鱼折射“病”人和“病”社会。“仅仅喂过一次药,那条病鱼竟然就好了”,在故事的最后,作家的安排,耐人寻味。
  侯波的中篇新作《郎的诱惑》是本期《清明》的头题,故事悬念迭起:一个濒临破产的民间戏班忽然接到了一个大单,被邀请到云台山庙会上去演出。他们遭遇了各种莫名其妙的事,先是有人来闹场,再是剧团内讧,主角离场,最后团长袁青子又陷入一场莫名其妙的强奸案,等等,但这一切竟如有神助般地都平平安安地过去了。谜底最后终于被揭开——原来,女主角红霞甘心情愿做了房地产商高玉海的二奶,这场戏是她的告别演出,也是她送给师傅与所有演员的最后的礼物。作品关注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关注传统文化、道德在新时期面临的困境。而王可心的中篇《春天里》(《小说月报》)以卑微的城市小人物何梅英为主人公,她不能生育,天天挨丈夫暴揍,侄子王嘉宝的出现给了她生的转机,这个突如其来的孩子带给她的,将是福是祸?可与之参看的,是曹永的《红骨髓》(《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患白血病的男孩需要骨髓移植,怀着双胞胎的姐姐面临艰难的抉择:保弟弟还是保自己的孩子?这是作品主人公的悲剧,却与我们每个人有关。
  母亲出轨,杀妻的父亲乔装后仓皇出逃,谎称自己去遥远的地方执行光荣而秘密的任务。从童年到少年,男孩内心揣着对父亲的信任和崇拜,受尽人世歧视和冷眼,孤傲地在与周遭的对抗中严守着父亲的“秘密”。直到十几年后,所有的真相,随着父亲的自首水落石出。这是王秀梅的中篇《一墙之隔》(《江南》)的故事,也是对人心人性的拷问。
  王安忆的长篇新作《匿名》(《收获》)中,失踪者遭遇意外绑架,从大都市跌入深山老林,从文明法则跳进自然法则,在遗忘的恐慌中不停为事物命名,他如何再拾起穿上一件件文明外衣?“匿名这个标题,正是对整部小说的解构。失踪者虽携带此前社会化烙印,却不得已步入狩猎原始阶段,像个初生孩子打量世界,甚至和学舌鸟儿呼喊应答,他在匿名世界里艰难而微妙的二次进化,是我着墨最多的。”王安忆如是说。
  最后,隆重推荐湖南作家奉荣梅的随笔《贾谊,万古惟留楚客悲》(《中国作家》)。洛阳才子贾谊得罪小人,被贬出京师,南下长沙国当异姓长沙王的太傅,从此与屈原一起,成为湖湘文化的名片。文章史料翔实,落笔从容,开合自如,值得细读。而浙江作家徐惠林的《县城》(《西部》)则将“县城”放置在“城市”与“公社”之间,从自身闻见落笔,又向人性人情的纵深处进行开掘,相信能令每一个有“县城”生活经历的读者在莞尔中沉思,即使完全不了解县城的读者,亦能引发些许的思索。

 

报喜台(3)

$
0
0
       浙江湖州日报2016年第一期《苕溪悦读》版1月9日见报,刊发的作品有:

1、“特别关注”栏目:《“汉语盘点2015”年度字词揭晓》(吴亚顺)

2、“我读我写”栏目:《希望的魅力》(杨新元)

3、“书里书外”栏目:《“爬格子”·“爬”人生》(范中超)

4、"书人履痕"《从没逃走的木心》(杨振华)

5、“书情”一组


 

资料

$
0
0
2013年01月23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34-1090/G2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报系:
日期
更多

对媒体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媒人开始把媒体作为企业来经营管理。特别是在媒体中引进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精神导向,在媒体的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传媒企业化经营谈起,提出了对媒体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关键词】企业文化 媒体 经营管理

○岳 雪

  进入21世纪以来,在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媒体产业和媒体机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媒体的功能由单纯的社会舆论功能向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社会监督功能等多方面发展,媒体机构体制改革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催生了媒体集团的产生,资本运营模式的媒体产业应运而生。因此,媒体机构的经营从最初的引入广告经营逐步发展到创立品牌、整合资源、资本运作等现代化模式。

  一、新闻传媒业的集团化整合和企业化合作共赢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媒体在政治宣传属性之外,其产业属性及其产业地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媒体开始优化内部结构,整合自身资源,面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管理,充分运用资本运营手段,将传媒业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中。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深圳日报等报业集团相继成立了,而2001年12月6日,中国最大的新闻集团“中国广播影视集团”的成立,更是建造了一艘中国传媒航母。“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整合了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中国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有笔的故乡湖州善琏镇就为上海、苏州等地的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做贴牌生产,而今善琏本地企业仍没有形成自己的出口渠道链。不只是企业,就连整个古镇善琏也没能更多地对自身进行形象推广,使得在古代名声大噪的湖笔故乡善琏镇,到今天却不能广为人知。

结语

  农村手艺产业入驻产业园,运用市场机制运作手艺文化产业,是追求持久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与此同时,保护传统手艺文化不仅要注重“物”的保护,更要注重“人”的保护,文化产业只强调创新和保护都是偏颇的,必须是创新和保护并举,才能成为文化产业高附加值回报的关键因素。

  在此基础上,努力恢复和发展其技艺,提倡传统手工艺的大胆改革创新,吸收适当的现代科技手段用于手工艺的展现和制作。有些手工艺可以考虑实现标准化规程,每一道工序、每一项器具和设备,制定出完整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标准,指导各生产企业改进工艺、提升品质。将丰富的、珍贵的、独特的手艺文化资源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包装,并且还可以通过将种类繁多的文化产品实施产业化开发和管理,使之立足湖州,走出浙江,面向世界,成为全人类都能够享受的手艺文化产品。□
【本文为浙江省2012年度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湖州农村手艺文化产业市场前景调研》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R425024】

参考文献

  ①徐惠林,《我市多家园区企业入省文化产业发展“122”工程》,《湖州日报》,2012-9-12(A02)

  ②张贺,《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3479亿元》,《人民日报》,2012-11-15

  ③牛春梅,《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去年增加值1692亿》,http://art.people.com.cn/GB/205643/206249/14597003.html

  ④韶静、陈小艺,《文化产业园不能“乱来”了》,《江苏商报》,2012-8-31

  (作者:湖州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2010级本科生,指导老师:宋万林,湖州师范学院新闻系副教授)

责编:姚少宝


 

报喜台(4)

$
0
0
       浙江湖州日报2016年第三期《苕溪闲情》版1月14日见报,刊发的作品有:

1、散文:《风雪路上话淡定》(汪群)

2、散文:《瓶插梅花带雪枝》(任崇喜)

3、散文:《铜火炉》(陈松泉)

4、散文:《古稀母亲的记性》(陈修平)

5、杂感:《微信小言(续六)》(方立航)

6、散文:《闺蜜情谊》(杨青)

7、刊头画:《茶山境会》(国画,方立航)


 
Viewing all 63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