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反被聪明误
□徐惠林
上海人精明,爱摆阔,死要面子,国人皆知。这些年有大改变,但许多上了年纪、早年住石库门的老上海,“门槛精”仍入骨髓,已不知觉,更甭说改。他们自感会算账,比“乡下人”聪明,但眼下经济信息大流通时代,他们却往往实则笨拙,在乡人的狡黠映衬下,“聪明反被聪明误”。
浙北水口,以前建有上海工会的疗养院,山清水秀的地方,对人身心有益。这些年,当地出现农家乐,由此也生发出“上海村”——许多上海老人前来“半养老”。他们将自家上海的居所,以一般3000—4000元/月的价格租出去,而拿这些钱的一半,就可以在水口的农家乐里,享受长期居客服务。每天三餐,伙食标准超过自己家里,几菜几汤有定数。晚上有热水澡可洗,床上被褥床单会定日更换。
上海人喜欢“摜派头”。到了水口集镇的茶室,张口即道“老板,拿最好的茶叶来”。水口是唐代贡茶紫笋的产地,老板将新茶拿出几个类别给他们看,他们横挑鼻子竖挑眼。他们将上好的茶叶汤尝了个遍,最后却卑琐地说两个人合喝10快钱一杯的。“我们没这样喝茶的呀?”老板诧异。“那是没碰到我们,早碰到我们就早这样了。”上海大妈大伯们住一二个月或半载后回上海,临行前他们实在给文明上海人丢脸。水口乡一位驻村干部说:“每回离开,他们都会把房间里的牙刷牙膏肥皂洗头液反正能带的,都偷带回去。带不走的,比如卫生间刚放进的新牙膏,他们就把牙膏挤出一堆,用纸包好带走。”“有一回春末晚上,一户农家乐男主人出去小便,在自家后院的竹林里,看到很多人影在晃动,不时还听得‘啪啦’声响。这男主人取来手电筒一照,我的天,他们都是自家常住的上海客人,因为第二天要回上海,竟然连夜来偷采他家竹园的竹笋。其时这个季节,已经不叫竹笋了,是幼竹,折了不能吃。男主人惊呼造孽了。”
然后是本地人,久而久之,也摸到了上海大妈们的脾性。以后在大妈们回上海前,农家乐业主们会提前把牙刷牙膏肥皂洗头液收起来,或者,改成小量的。如洗发液不再用大瓶,而是每天放一小袋装的。
全中国吃客都想吃本鸡,上海人也不例外。但一个是现在没那么多的本鸡,本鸡崽难孵,生长期较长,价格自然不菲。很多农家房前屋后养几只,那也是留自家吃的。上海客人想吃本鸡,不愿出高价,又“小聪明”想揩“阿乡”的油,“阿乡”就利用他们的心理,来“误”赚他们的钱。好比嘉兴古玩商说,他们周六到上海豫园商场古玩交易场所淘货,当晚回到嘉兴,将淘来的东西摆放古玩店柜阁里,只待第二天上海玩家来嘉兴这“乡下”淘宝、捡漏。
同样,水口农家知道有批上海客人将前来观光,并很快和一批即将启程回沪的农家乐常住户同回,就提前到县城的菜场买些“三黄鸡”,带回自家竹园圈养几天。然后在上海客人到的那天,“圈”子拿掉,这些鸡规矩地在竹园里漫步,觅食。吃饭的当口,一些上海人看到了竹林里的这些“本鸡”,问老板怎么卖?他们想买几只。在讨价还价中,老板以略低于本鸡的价格,满足了上海人爱占便宜“抓阿乡兔子”心理的同时,开心地大赚上海人的“鳖钱”。
1月23日《石油管道报》转载
|